消费券提振消费市场 7月以来全国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环比增长两成

来源:北京商报时间:2022-08-04 09:35:35

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发放多轮消费券,覆盖餐饮、商超、文旅等多种场景,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、提振消费市场。

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,全国累计发放消费券超过100亿元,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果“立竿见影”。

各地通过各大银行、商超、美团等本地零售企业发放的消费券,也成功带火了区域商圈,确保消费券刺激本地经济复苏增长。

美团数据显示,受益于各地的消费券等促消费举措,7月以来全国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环比上月增长20.2%。以北京为例,在建设银行、美团等企业上线消费券活动后,7月18日至8月1日,南锣鼓巷、前门等商圈交易额环比增长均超过20%。

拉动消费效果显著,各大城市核心商圈人潮涌动

7月25日,北京朝阳大悦城人来人往,多名顾客掏出手机,扫描店内的二维码。这是北京消费券发放的第一个周末,现场观察发现,多名顾客均会主动打开美团、建行等App,领取餐饮消费券进行现场消费。

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,餐馆、超市等场所渐次恢复,全国多地实体商圈恢复生机。研究表明,政府1元的有效补贴能够带动3.4~5.8元的新增消费。7月18日开始,北京陆续发放总额1亿的餐饮消费券,预计可带动6亿消费。

接近两周时间,多个商圈交易额持续增长,街头巷尾烟火气更浓。美团数据显示,7月18日至8月1日,北京南锣鼓巷商圈、前门商圈环比交易额分别增长29.1%和23.8%。相比去年同期,拥有百年历史的王府井商圈交易额同比上涨64%,而互联网人最常去的知春路商圈,交易额同比增长35.7%。

多地政府通过数字经济平台发放消费券,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商户复苏,已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。

今年五一前后,深圳同样通过美团等企业发放5亿消费券。数据显示,4月28日至5月16日期间,当地龙华商圈、沙井商圈、西丽商圈、民治商圈和福永商圈,交易额环比增长也均在20%上下。

暑期来临,近日云南、贵州等地也通过美团、携程等企业发放文旅消费券,进一步催熟了当地旅游市场。据了解,为适应游客出游的各个场景,文旅消费券包含酒店、门票、跟团等多种类型,最大程度发挥消费券的“乘数效应”。

美团数据显示,7月至今,云南省景区门票订单环比增长近200%,西双版纳、德宏等地的住宿订单量,同比增长超过50%。

在贵州当地,一家酒店的总经理吴清为介绍,酒店近几天都迎来了满房:“7月26日以来,有四、五十笔订单都用了消费券,有的客人为了凑更大的折扣,也会连订几天。”

精准补贴,本地实体商户受益

综合分析本轮全国各地消费券活动,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银行、传统商超或美团等即时零售来发放定向消费券,确保“精准补贴,利在当地”。

以北京为例,受益于消费券活动,京城的“烟火气”逐渐回归。

数据显示,自6月初北京恢复堂食以来,当地堂食夜间订单量增长357%;7月夜间休闲娱乐订单量也环比激增55%,增速达到全国均值的5倍以上。

研究表明,1元消费券能撬动5元新增消费。美团消费券活动提供的数据显示,订单涨幅最高的店铺同样是实体餐饮小店。比如,深圳宝安区“烧鹅小店”单日营业额相较疫情期间增长了4倍多,蛇口街道有小吃店铺的粽子销量上涨近7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轮多地消费券除可应用在线下到店消费外,均覆盖了外卖等即时零售相关场景,进一步拓展了补贴场景。

疫情期间,消费者对时效性、确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,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。6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专题报道称,“即时配送”是“消费者通过线上交易平台下单,线下实体零售商线上接单,然后执行配送的一种零售服务方式”。

日前,商务部官网也发布报告,首次明确“即时零售”的概念,点出了即时零售在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”发挥的作用。

“晚上想喝杯啤酒,出门跑一趟超市不划算,但通过手机下单,半个小时就送上门。”成都95后女孩周维,起初是因为下班晚菜场都关了,偶尔通过生鲜电商买菜,后来夜间点了几次应急等商品,发现省事不少,开始习惯用外卖点更多东西。

此前,在湖北的消费券活动中,媒体报道显示,消费券和即时零售结合,也进一步催热了“夏日经济”。美团数据显示,6月湖北消费券的核销中,啤酒、冷饮等品类销量增长明显,其中,精酿啤酒等商品销量环比增长近60%。中百仓储单个门店线上商超订单环比增长超3倍,其中冰品类的销量增长5倍。

此前业内曾分析香港等消费券案例认为,消费券的主要价值在于精准刺激本地消费,通过短期刺激消费需求,优化本地供给,继而实现供需正向高速循环。

通过银行、本地商超和美团等即时零售企业发放消费券,使得补贴具有精准、即时和本地化的特征,更能够精准推动消费券短期快速推动实体商户复苏,释放中国消费市场的更大潜力。

关键词: 全国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 深圳消费券 云南省景区门票订单 北京恢复堂食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