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月,一家人能产生多少垃圾?对于家住草厂七条13号院的李洪盛家来说,答案是5小桶、约15斤。东城区前门街道试点打造首个“零废弃循环小院”。运行5个月以来,李洪盛家过上了“零废弃”生活。胡同人家的“零废弃”生活怎样过?
搭“蚯蚓塔”沤液态肥
花池里藏着不少“秘密武器”
春光正好,草厂七条13号院里生机盎然。小院当中,瓷花盆里的茉莉叶在阳光下泛着绿光,花池里的韭菜整整齐齐,廊架下鹦鹉在学舌,乌龟懒洋洋地晒着太阳。另一边的花池旁,李洪盛正忙着翻新土,将沤好的液态肥洒进土里,“这液态肥可是宝贝,纯天然的,劲儿大,养出的茉莉、韭菜,壮实着呢!”
液态肥从哪儿来?在廊架一角,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,上面写着“厨余堆肥桶”。桶上有一个盖子,底部有一个龙头。掀开一瞧,里面是橘子皮、青菜叶等厨余垃圾,这些垃圾浸在水里,发出微微的酸味。“平时把果皮、菜叶子扔里头,加点堆肥菌、水,沤好之后底下有个箅子自动过滤,打开龙头,液态肥就流出来了。”李洪盛解释道。
堆肥的不光这一处,小院花池里,外表平平无奇的PVC管也藏着秘密。30多厘米高的废旧PVC管直立着,一半埋在土里,一半露在外面,最上面蒙着一层塑料薄膜。掀开薄膜,里面是鸡蛋壳、菜叶子。PVC管旁的土里,用铲子轻轻挖几下,就有几根小拇指长的蚯蚓冒出了头,小家伙们蜷曲着身体在土里打着滚。“埋在土里的管外面打着孔,蚯蚓钻进管内,‘吃’烂菜叶子、鸡蛋壳,吐出有机肥料,让小花池的土越来越肥。”李洪盛说,参与首个“零废弃循环小院”试点5个月以来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。
雨水回收成宝贝
“零废弃”5个月小院越来越美
不光厨余垃圾,天然的雨水,也是宝贝。
小院西墙上方,一根两米多长的PVC管敞口对着天,PVC管一直通到房顶、墙檐顶部的排水口,底下接着一个空的大桶。“这是雨水收集系统,今年下了几场雪雨,足足接了五桶半,算下来足有165公斤。”收集的雨水,李洪盛有的用来浇花,有的倒进了鱼缸。墙根底下的大鱼缸里,金鱼正在欢快游弋。
以前,这面墙因常年雨水渗流而腐蚀开裂。建设“零废弃循环”小院以来,社工、学生们帮助李洪盛清理腐蚀墙面,重新铺设防水层和环保涂料,并安装雨水收集利用系统。雨水槽解决了雨水渗墙问题,雨水桶接水代替原雨水直排,在解决雨水溢流的同时有效收集并储存雨水。房檐边的雨水槽改造就地取材,其中一处雨水槽是用平时收集的塑料管制作成的。
小院里处处可见循环利用、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:废旧不锈钢长杆打孔做成挂物杆,箅子、小架子、水管排列得整整齐齐;廊架上安装了三个太阳能灯,不用插电,晚上自动感应点亮小院;自家种的丝瓜晒干后做成抹布,还可以分给街坊四邻用……
“‘零废弃生活’5个月,节水、节电、节能都已经成了习惯。老伴做着饭,我就把厨余垃圾扔堆肥桶里,干干净净。”眼下,李洪盛把丝瓜、黄瓜等种子都备好了,准备清明节“种瓜点豆”,“有了天然的肥料、雨水,院里的植物、花鸟虫鱼长得更好,我家小院也越来越美了。”
可回收物最大程度利用
200平方米小院只有“一桶一袋”
“这些都是街道和学生们带来的,使用方法也是他们教的。”李洪盛所说的学生指的是参与“零废弃循环”小院建设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生。去年10月,前门街道聚焦“垃圾分类”这个“关键小事”,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学生和专业社工的帮助下启动“零废弃循环”院落建设。从居民报名中选取院落基础好、主动性高的李洪盛家作为试点,改造小院,带领居民从源头做到垃圾减量。
“零废弃不是不产生垃圾,而是从源头减量,最大程度减少垃圾,并让可回收物最大程度利用起来。”前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轩廷说。以李洪盛家为例,200平方米的小院里,只有一个厨余垃圾桶、一个垃圾袋:厨余垃圾桶装蒜皮、葱皮等不能堆肥的厨余垃圾;垃圾袋装包装纸、塑料壳等其他垃圾。“能堆肥的厨余我们都堆了,不能堆的就扔垃圾桶,等胡同收垃圾车来,和攒的纸壳子、废报纸一起投放,一周也就一桶、一袋,一个月下来,垃圾总量大概在15斤左右。”
胡同居民纷纷参与
更多院落践行垃圾减量
前门街道打造“零废弃循环”小院有一定的基础。2021年,街道联合第三方机构三正社工事务所,组建了一支环保组织,带动大家实践环保生活方式。在“百日打卡”行动中,每个家庭在线上平台上分享一个“零废弃”生活小妙招,坚持打卡一百天。大家的创意被全面激发:旧扑克牌做成一个盛放垃圾的小盒、用废旧纸箱做玩具房子……胡同居民共同践行“零废弃”生活理念。
最近,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师生团队又向草厂社区居民发出邀请,通过讲解堆肥、制作种植箱等科普课程,鼓励居民设计自家的“零废弃花园”。“通过这些小而美的日常实践,我们将继续引导居民从源头减少垃圾,并将‘零废弃循环’推向更多院落。”刘轩廷说。(记者 胡铁湘 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