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日报讯(记者史强通讯员刘慧王萍)两年来,武汉市新洲区慈善会收到631位匿名爱心人士的捐款。区慈善会工作人员征得捐款者同意后留存了20多人的背影照,作为财务手续和后期寻人依据。
3月1日,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其中一张捐款者背影照:男性,体态微胖,穿着朴素。
由于这位男士多次去捐款,新洲区慈善会秘书长汪海燕对他的体态很熟悉,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。
有一次,汪海燕去学校接孩子,在校门口巧遇这位熟悉的陌生人。多方询问下,张山(化名)见瞒不住,坦承了身份,但要求为他保密。
今年38岁的张山是新洲本地人,是新洲一所学校的教师。他的父母和妻子也是老师。从2008年开始,他一直坚持匿名捐款。
张山是家里的独子。小时候,他家遇到困难时,左邻右舍都会给予帮助。他自小被父母教育要帮助别人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张山为灾区捐款1000元。当时,刚参加工作的他月工资2000元。人生中的第一次捐款,他就要求匿名,也没有要捐赠票据。“帮助别人的事情,没有必要要回报。”此后,他每年坚持匿名捐款。
从2019年开始,张山主动来到新洲区慈善会捐款。2021年7月,他到新洲区慈善会给河南灾区捐款时,工作人员留下了他的一张背影照。
张山坚持捐款的事情,全家人都知道。全家人不仅支持他,有时还会和他一起捐款。张山与妻子是同事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她像张山一样捐款不留名。
有一次,张山去区慈善会捐款时带上了10岁的女儿。女儿好奇地问:“爸爸为什么要把钱给别人?”张山答道:“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,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。”此后,女儿把存在零钱罐里的钱用于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。张山说:“希望爱心能在家里一直传承下去。”
2021年的一天,为了帮助新洲一名因患白血病导致家庭困难的女孩,张山所在学校举办了一次募捐活动。那天上午,张山和其他老师一样捐款200元。
张山接触过白血病患儿,深知这些孩子和家庭的不易。那天下午,他上完课后戴着口罩赶到区慈善会,又为这名女孩捐了500元。这次捐款,他同样选择匿名,也拒绝了工作人员为其开具票据。
张山每天都关注新闻。看到有需要帮助的对象时,他就会直接去区慈善会捐款。14年来,他每年捐款两三次,每次金额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,累计捐款2万多元。
在新洲区慈善会留存的20多张背影照中,40岁的李乐(化名)也是当地一位教师。她的父亲10多年来坚持资助一名贫困生上了大学。受父亲影响,她也乐于助人。“献爱心不一定要留名,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心安。”
汪海燕说:“每张背影照背后都有一个暖心故事。”2020年至2022年2月,新洲区慈善会累计收到631位匿名爱心人士捐款。区慈善会工作人员在完善财务手续时遇到了种种“不配合”——他们不要票据、不留真名、不透露身份。工作人员苦寻之后也只知晓其中14位爱心人士的真实身份。面对采访,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仍坚持使用化名,甚至说“不要报道”。记者了解到,不少爱心人士曾经得到他人的帮助或者耳濡目染助人为乐美德,从而接续走上慈善之路。
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转发长江日报报道,让这一善举引发更多人关注。有网友留言:“大爱无疆。”